当前位置 : 首页 >> 学生工作 >> 学生活动 >> 正文
研梦逐光‖从这里启航,奔赴研究生的新征程!——余英鹏

发布时间:2025-07-22浏览次数:


一、个人简介

姓名:余英鹏

班级:21服工本科3班

录取院校:长江大学

录取专业: 渔业发展


二、考研历程

余英鹏4月份开始备战考研,在4月份到7月份这段时间主要是对日语进行语法的学习以及单词的记忆,还有对考研日语的基本题型以及分数分布进行了初步的了解,7月份到9月份,对两门专业课的相关网络课程,以及专业课书籍进行了第一轮的初步学习。9月份开始学习政治板块,学习相关课程,对政治进行基础性的学习,10月份一直到12月底,他开始做大量的习题,在题目中去寻找不足,在题目中巩固知识。

因为是跨专业考研,余英鹏在专业知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,所以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,遇到不懂的专业性知识,跟着教学视频逐字逐句理解,通过题海战术对考研知识进行快速记忆。

10月份,他保证每天有效学习时间在10小时以上,主要是对专业课的考研重点进行背诵,还有开始对政治选择题进行初步的练习,每天保证复习200-300个日语单词。

11月份,他保证每天有效学习时间11小时以上,主要对专业课进行第三轮背诵,开始做日语的考研真题,每一道题目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。

12月份,最关键的一个月,他对专业课进行第四轮背诵,主要是对难点以及易混淆点进行强化记忆。每3天做一套日语真题。

复试环节,以他报考的专业为例,只有面试没有笔试,他主要是对考试大纲里面推荐的复试参考书目进行学习背诵,以及每天都要加强外语口语的练习,他向本校的学长学姐寻求复试经验。

三、录取心得

收到拟录取通知时,阳光打在工作台上平铺着的毕设面料上,我好像看到了自己也能在不同的领域发光。这场从服装到渔业的迁徙让我领悟所谓跨考,实则是将过往经历熔炼成新的认知棱镜。当我把服装设计中的“人体工程学三维基准线”转化为分析鱼体生长的生物坐标系,当面料色牢度测试经验意外破解了藻类光合效率记录难题,那些曾被质疑“不相关”的技能,都在新领域折射出奇光异彩。这场迁徙教会我最珍贵的,是保持“可迁徙能力”——就像鱼类为适应环境进化出的洄游本能,真正的学习应当是能在不同水域自如呼吸的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