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团建设

当前位置 : 首页 >> 党团建设 >> 团学工作 >> 正文
团日活动‖宋韵传情,团聚匠心——服装工程学院主题团日活动激活非遗活力

发布时间:2025-10-28浏览次数:

服装学院工程讯(撰稿:黄伟奇刘蕊为推动非遗文化在青年学子中落地生根,以宋代美学为纽带唤醒传统匠心的当代价值,10月28日上午10:00,服装工程学院分团委在图书馆三楼视频视听厅精心组织开展了“宋韵传情,团聚匠心”主题团日活动,23服工本科2班团支部的全体团员齐聚一堂,沉浸式感受宋锦非遗魅力,践行文化传承使命。

活动以“理论学习+文化科普+实践体验+总结赋能”为主线,层层递进唤醒青年团员的文化自觉。活动伊始,23服工本科2班团支部书记曾茜带领全体团员共同学习《书写美美与共的时代新篇——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四》。她围绕“文明交流互鉴”核心要义,结合我国设立“文明对话国际日”、举办中外文化展览等活动,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意义,并立足服装工程专业特色,提出“以专业能力助力文化传承创新”的倡议,鼓励同学们将专业学习与文化自信相融合,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青春力量。

随后,学院分团委组织部负责人章傲霜带来宋锦文化专题分享。章傲霜从宋锦的定义、品种分类、历史发展脉络等方面展开分享,详细介绍宋锦“质地柔软、色泽光亮”的独特工艺特质,以及其作为“中国四大名锦”(与南京云锦、四川蜀锦、广西壮锦并称)、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、2009年跻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深厚文化底蕴,使在场团员深刻认识到这项传统工艺的珍贵价值,激发大家对非遗文化的探究热情。

理论与科普过后,活动进入沉浸式实践环节。大家手持宋锦面料、发卡模具与胶水,亲手体验宋锦文创制作,对照模具精准裁剪锦缎弧度,指尖轻抚织金纹路感受传统工艺的细腻,小心翼翼控制胶水用量避免破坏纹样或影响牢固度。当带有宋锦纹样的发卡最终完成,灯光下转动的文创作品,大家真切体会到“非遗融入生活”的鲜活魅力,也让千年匠心在实践中变得可触可感。

实践结束后,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。李优谈到:“从裁剪锦缎到粘贴模具,每一步都藏着讲究。看着宋锦变成日常发卡,突然明白非遗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,而是能随发丝晃动的温柔风景。”邓书敏则表示:“作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,这次活动让我懂得文化自信不是空洞口号——用专业视角为千年技艺注入新活力,让非遗点亮生活,就是我们传承文化的最好方式。”

校团委付烊老师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,她既为中国非遗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感到自豪,也寄语全体团员:“希望大家不仅是非遗的体验者,更要成为‘宣传员’‘实践者’,主动挖掘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,让‘传承’从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。”

最后,由学院分团委书记洪婷作总结讲话。她指出,本次活动通过“沉浸式+专业化”的形式,让同学们深入触摸宋锦的千年底蕴,达到了“以活动促认知、以实践强担当”的预期效果,服装工程学院将持续以专业为依托,搭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,引导青年学子从传统工艺中汲取民族根脉与文化自信,用专业所长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让千年宋韵在青春力量中焕发新光彩。

活动最后,全体团员面向团旗庄严重温入团誓词,铿锵誓言彰显传承文化的坚定决心;伴随着激昂的团歌声,本次主题团日活动圆满落幕。

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团员青年对宋锦等非遗文化的认知深度,更强化了大家的文化传承自觉与创新意识。未来,服装工程学院将继续以主题团日活动、专业实践等为载体,推动非遗文化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,引导学子在传承中创新、在实践中成长,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“服工力量”。